修改阵型是提升战斗效率的核心操作之一。玩家需要根据敌方阵容特点灵活调整己方武将的站位和兵种搭配,以达到最佳攻防效果。步兵和盾兵通常布置在前两排,承担主要防御任务;弓手和谋士则适合后排输出;骑兵类武将可自由布置在任意位置,利用其高机动性进行突袭或拦截。布阵时需确保至少一名主将上阵,并通过拖动武将图标实现快速调整,将未上阵武将直接拖至目标位置即可完成替换。
兵种克制关系是阵型调整的重要依据。步兵克制枪兵,枪兵克制骑兵,骑兵又克制步兵,形成循环克制链。谋士和弓手虽无直接克制关系,但可通过技能效果对特定兵种造成额外伤害。合理利用兵种特性能够显著降低战斗难度,例如面对敌方重骑兵阵容时,可增加枪兵比例并配合谋士的控制技能。布阵界面中每个武将左上角有兵种标识,便于玩家快速识别并调整阵容。
部分武将拥有范围增益或减益技能,其生效范围与站位密切相关。例如群体治疗类技能通常覆盖以施法者为中心的十字区域,需将其置于队伍中段;而直线型攻击技能则要求目标处于同一纵列或横排。合击技需要特定武将相邻站位才能触发,玩家需在布阵阶段预先规划好技能释放路径和触发条件。
优先为前排武将配备防御型装备和宝石,确保其生存能力;后排输出位则侧重攻击属性强化。突破和觉醒后的武将可获得额外阵型加成,例如扩大技能影响范围或提升特定位置的属性增幅。建议定期通过挑战副本测试阵型强度,根据实战反馈微调站位细节,逐步形成适应多场景的通用布阵逻辑。
阵型调整并非一劳永逸,需随游戏进程动态优化。当获得新武将或解锁高级兵种时,应及时重新评估原有阵型的兼容性。注意保留2-3套预设阵型以应对不同战斗场景,例如侧重爆发的速攻阵型和偏重续航的持久战阵型。最终目标是建立攻守平衡、兵种互补的阵容体系,通过精准的站位控制最大化团队战斗力。